鞋用主跟和包头是鞋类产品中不可或缺的核心部件,直接影响鞋子的支撑性、耐磨性和穿着舒适度。主跟材料通常位于鞋后跟部位,负责固定脚型和提供支撑力;包头材料则位于鞋头区域,保护脚趾免受外部冲击,同时维持鞋型美观。随着消费者对鞋类品质要求的提升,这两类材料的性能检测已成为制鞋行业质量控制的核心环节。通过规范的检测流程,可有效评估材料的抗弯刚度、抗冲击性、耐老化性等关键指标,确保产品符合安全标准并延长使用寿命。
鞋用主跟和包头材料的检测体系包含三大维度:物理性能、化学安全性和耐久性测试。物理性能检测涵盖抗弯刚度、抗冲击强度、硬度、尺寸稳定性等基础指标;化学安全性测试则重点关注重金属含量(如铅、镉)、甲醛释放量、pH值等可能危害人体的物质;耐久性测试包括耐黄变、耐折性、耐水解等环境适应性评估。其中抗弯刚度测试可判断材料在穿着过程中的支撑保持能力,而重金属检测则确保材料符合国际环保法规要求。
1. 物理性能测试:采用三点弯曲试验机测定抗弯刚度,通过落锤冲击试验评估抗冲击性能,使用邵氏硬度计测量材料硬度。振动摩擦试验可模拟长期穿着后的疲劳特性。
2. 化学分析:原子吸收光谱法(AAS)用于重金属检测,分光光度法则测定甲醛含量。pH值测试通过水萃取法结合精密酸度计完成。
3. 环境测试:氙灯老化箱模拟紫外线照射评估耐黄变性,恒温恒湿箱进行水解稳定性测试。微生物检测则包含防霉抗菌性能的定量分析。
国内主要依据QB/T 4547-2021《鞋类主跟和包头试验方法》及GB/T 3903系列标准,国际标准则参考ISO 19958:2018《鞋类-主跟和包头测试方法》。欧盟REACH法规对化学物质限制有严格要求,美国ASTM F2413标准侧重安全防护性能。企业还需结合产品定位制定高于行业标准的内控指标,如运动鞋主跟材料常需增加动态疲劳测试至10万次以上。